藏粮于技,丰收底气越来越足******
核心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粮食稳产增产,根本出路在科技。各地区各部门着力推进农业科技装备全领域突破,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田间地头激荡的科技动能,转化为一季一季的丰收,粮食安全的支撑保障越来越强。
农业机械化迈向全程全面,“农家好帮手”为粮食稳产增产护航
冬闲人不闲。河南省获嘉县位庄乡大位庄村田间,麦苗青青,种粮大户徐方子正抓紧给麦苗浇越冬水。说话间,徐方子一键启动,滴灌设备轰轰作响,细水滋润麦苗根部。
滴灌水肥一体化设备是徐方子新添的种粮“神器”。“现在气温低,水浇多了易结冰,浇少了起不到灌溉作用,多亏有了这个好帮手,实现了精准滴灌。”徐方子算起细账:根据土地旱涝情况调节灌溉水量,一年下来,亩均节约灌溉用水30立方米,增产粮食100公斤以上,增收300元左右。
靠着20多台大农机,从种到收实现全程机械化,徐方子牵头成立合作社,流转土地4000多亩种粮。“有大农机护航,种粮越来越得劲!”徐方子说,过去4000亩农田浇一遍水要十几天,现在三五天就搞定,植保飞防一次只需一天,“我明年打算再添几台大型收割机、旋耕机,扩大流转规模,带动更多乡亲种粮增收。”
技术新、装备强,不断优化升级的农业机械,成为越来越多的“农家好帮手”,为粮食稳产增产护航。这10年,希望的田野上演“动力变革”,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提高15个百分点,有力支撑我国粮食产量站稳1.3万亿斤台阶。
“瞄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我国农业机械装备仍有不少短板要补,下一步要以补齐大型大马力机械、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这‘一大一小’两个短板为重点,推进农机装备全领域突破。”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副司长王甲云说,要加快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创制推广一批“一大一小”农机,加速产业化进程,推动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方向发展。
加快补上农机具短板,各地积极行动起来。四川省南部县山地农田零散,当地开展农田宜机化改造,开发推广适宜山地的小型农机。“田埂、荒坡变成了可用地,各式小农机撒欢跑,种粮底气更足了。”黄金镇种植大户谢海涛流转土地1200余亩,靠着机械化轮作油菜、小麦与水稻,今年秋季水稻又获大丰收。
看全国,瞄准农业生产需求,山地拖拉机、油菜移栽机等适用农机具陆续投用,丘陵山区“无机可用”“无好机用”问题逐步得到缓解。
王甲云介绍,下一步将加快破解“一大一小”农机装备卡点难点,坚持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两端发力,突破核心技术,拓展应用场景,增强有效供给,优化产业生态,不断提升农机装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自主可控水平。
新品种新农艺扎根沃野,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
今年秋收,旱稻平均亩产630公斤,这可乐坏了云南省双柏县爱尼山乡大箐村农民尹鸪,“真没想到,杂交稻在旱地里种,产量还这么高。”
尹鸪家的60亩旱稻,是今年省级杂交稻旱种绿色高质高效示范项目点之一。说起高产秘诀,尹鸪打开了话匣子:品种选的是“滇禾优615”,充分利用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先进技术,水稻旱种不用育秧和插秧,直接播种,减肥减药,省水又省工,打出来的绿色稻米很受市场欢迎。
今年楚雄彝族自治州示范推广杂交稻旱种2万余亩,增产稻谷650万公斤。州农业科学院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何三平介绍,水稻旱种作为一项轻简栽培技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明年州里将加大旱种水稻品种的筛选力度,加强品种和技术的集成创新,进一步提高农民种植效益。”
放眼沃野田畴,节水抗旱小麦、籽粒机收玉米等一大批优良品种持续涌现,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一大批节本增效新技术扎根田间……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1%,藏粮于技,不断巩固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技术推广处一级调研员张凯说,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新品种、新农艺要真正落地生根,关键得让农民学得会、用得上、真管用。据测算,在生产条件相同、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仅通过提高农业技术到户率,粮食单产提高幅度便可达10%以上。
“寒潮来了,气温骤降,小麦越冬咋办?”
“现在,咱这里的小麦大多是三叶到六叶期的壮苗,只要肥水跟得上,问题不大……”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种粮大户李功华,通过手机向省农科院作物所副所长曹新有咨询,“有专家给俺指导,心里踏实多了。”李功华说。
今年,陵城区打造“吨半粮”创建示范区,为满足乡亲们的农技服务需求,区里建设“区—乡—村”三级服务平台,打造针对性强、精准度高的“滴灌式”培训体系,把课堂直接搬到田间地头,每个乡镇配备专业化农事服务队伍,总规模达1900余人。
“增产增效增收,关键是要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张凯说,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在吉林、内蒙古等13个省区市实施了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下一步将加快构建多元互补、高效协同的农技推广体系,引导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田间,打通科技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带动农业稳产保供、农民持续增收。
从会种地变为“慧”种地,现代农业装上“数字引擎”
吃过早饭,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杨溪乡农民张单英坐在院子里,沏了杯茶,掏出手机查看油菜长势,菜苗已经露出点点绿意,柔嫩的叶儿在风中摇曳。
去年,江西省农业厅研发了一套物联网实时监控系统,通过手机就能远程操控种地。张单英积极联系,为自家流转的1000余亩农田加装了这套系统。
来到张单英的种植基地,只见地里分片竖着监测电子屏,风向风力、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等参数一目了然,数据通过物联网传送到手机。“点点手机,湿度大了就可以排水,pH值异常就增肥,手机成了新农具!”张单英说。
余江区农业农村粮食局副局长陈立财介绍,从会种地变为“慧”种地,数字农业让农民种田效益大大增加,目前全区智慧种植农田面积达1.5万亩。“下一步,我们将让物联网技术在农田监测、作物种植等农业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面朝屏幕背朝云,现代农业陆续装上“数字引擎”。各地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新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全国累计创建9个农业物联网示范省份、建设64个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介绍,现代信息技术在粮食生产中的应用逐渐成熟,去年全国大田种植信息化率达到21.8%,今年60多万台装有北斗导航的智能化农机投入“三秋”生产。
智能化农机咋作业?今年“三秋”大忙,山东省广饶县瀚翔家庭农场负责人田照深新买的几台潍柴雷沃智能农机派上了大用场。雷沃谷神籽粒收割机灵活地收获作业、转弯掉头、仓满自动卸粮。“虽然是无人驾驶,但有了北斗卫星这双‘眼睛’,1000米长度的地头误差不超过2.5厘米。”田照深说,收割完成后,液压旋转犁、复式播种机等智能农机接着上,从碎土到播后镇压一次性完成,“收耕种一气呵成,速度快,出苗还整齐,来年指定又是个丰收年”。
“农机服务组织已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也是智慧农机的主要使用者。”王甲云介绍,从“单打独斗”到“抱团种田”,智慧农机有了更大用武之地。各地区各部门积极采取措施,支持智能化农机推广应用和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唐珂说,下一步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进先进农机创制应用,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粮食生产各领域、各环节全面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水平,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记者常钦)
家庭防疫消毒慎用紫外线设备******
消毒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有效方式之一。近日,随着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隔离人数的增多,如何有效地消毒成为热议话题。有公众提出,紫外线消毒杀菌率高达99%,用于降低新冠病毒传染致病性0.3秒的时间就足够了。
那么,这种观点是否正确?家庭防疫,用紫外线消毒设备是否靠谱?
深紫外波段可实现杀菌灭活
紫外线位于光谱中紫色光之外,为不可见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利用紫外线杀菌消毒,例如在太阳底下晒被子就是典型的利用紫外线消毒的例子。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闫建昌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紫外线可以根据波长,由长到短划分为UVA、UVB、UVC三种波段。由于紫外线的波长与光子能量成反比,因此当紫外线的波长越短时,其光子能量越高,相应的杀菌消毒能力就会越强。
“UVA波段指波长在320—400纳米的紫外线,平时生活中照射到地表的紫外线,大部分是UVA波段,它有一定的抑制细菌的能力。UVC波段指波长在200—280纳米的紫外线,也被称为深紫外波段,这一波段的紫外线能够破坏细菌或病毒的DNA与RNA链条,使其失去复制或繁殖的能力,从而真正实现有效地杀菌灭活。”闫建昌说。
闫建昌认为,正确地使用紫外线可以消灭新冠病毒,但0.3秒内即可降低新冠病毒传染致病性,这种说法并不严谨。
“能否较快较好地消灭病毒,主要是看紫外线的剂量。紫外线的剂量受到紫外线的光功率,即单位面积上光能量大小的影响。同样波长下的紫外线,光功率越高,紫外线的剂量越大,杀菌的时间自然会越短。因此,只有在足够强的光功率下,才有可能实现0.3秒消杀新冠病毒。”闫建昌说。
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研究员沈瑾也指出,一般情况下,传统的紫外线灯消毒作用时间为半小时,尽管近年来紫外线技术有新的发展,但目前还没有系统的、权威的研究或报道显示,0.3秒的时间就可以达到消毒的效果。
紫外线消毒灯存在安全隐患
深紫外波段的紫外线具有较强的杀菌效果。那么在家庭防疫中,用紫外线消毒灯进行消毒是否是一个靠谱的选择?
原武钢二医院外科主任医师、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外科学兼职教授纪光伟指出,紫外线和其他光一样,沿直线传播,穿透能力较差。如果有遮挡物,紫外线消毒灯的杀菌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同时,紫外线消毒灯还存在安全隐患。深紫外波段能够消灭病毒,也能损害人体细胞。“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灼伤眼睛或皮肤,增加患眼部疾病和皮肤癌的风险。”纪光伟说。
此外,闫建昌还指出,当紫外线的波长短于240纳米时,会在空气中激发出臭氧,如果没有及时通风,当臭氧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对呼吸道造成损害。目前在民用和工业领域消毒杀菌应用的深紫外光源大多是汞灯,使用汞元素作为核心发光材料。如果意外破损可能会造成汞泄漏,危害人体健康。
家庭防疫应采取何种消毒方式
除了紫外线消毒灯,一些家用空气消毒机和手持式的LED消毒器也应用了紫外线杀菌技术。据闫建昌介绍,这两种设备具有相对较高的安全性。
“应用了紫外线杀菌技术的空气消毒机,其紫外线的作用环境在消毒机内部,不会存在照射到人的风险。同时,这类产品在上市之前,还需要做紫外线泄露的相关检测,能够保证安全性。”闫建昌说,“LED紫外线手持消毒器紫外线的光功率较低,手持的操作方式也相对安全。同时,部分消毒器还具有红外传感等功能,如果检测到人会停止工作。”
除了紫外线消毒设备外,家庭防疫还可以使用酒精和含氯的消毒液。
纪光伟告诉记者,75%的酒精可以消灭新冠病毒。日常生活中,可以采用涂抹酒精的方式对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切忌在空气中喷洒酒精消毒,以免遇火而引起火灾。在使用酒精时,还需要避开明火。”纪光伟说。
在含氯的消毒液中,较为常见的产品是84消毒液。纪光伟表示,84消毒液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物表消毒的浓度一般为3%,具体配比要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在配比完成后,最好采用涂抹的方式进行物表消毒,或直接用消毒液拖地。完成消毒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再用清水擦拭,去除多余的消毒液。
最后,在居家防疫中,还要避免过度消毒。纪光伟表示,常温条件下新冠病毒在大部分物品表面存活时间较短。在患者居家期间,应加强室内通风,主要做好重点区域,例如共用卫生间和共用物品的消毒。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微生物的环境中,除了有害的微生物外,还有一些对我们健康有益的微生物。频繁消毒,会影响家里正常菌群的平衡,甚至导致疾病的发生。”纪光伟说。(记者苏菁菁)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